首页 资讯 正文

侨乡漳州古城响起归侨乐队弦音 唤醒南洋记忆

体育正文 95 0

侨乡漳州古城响起归侨乐队弦音 唤醒南洋记忆

侨乡漳州古城响起归侨乐队弦音 唤醒南洋记忆

中新网漳州6月23日电(廖珍妹)“哎哟妈妈,你可不要对我生气……”每逢周日(zhōurì)晚上,当《哎哟,妈妈》等经典印尼歌曲(gēqǔ)旋律在中国著名(zhùmíng)侨乡福建漳州古城的东广场响起时,民众很快聚集,有(yǒu)的跟着哼唱、有的打拍子、有的翩翩起舞,现场热闹非凡。 图为(túwèi)近日印侨小乐队(yuèduì)5位成员在福建漳州古城接受采访畅谈乐队生活并合影留念。廖珍妹 摄 去年底以来,这座千年古城正被漳州(zhāngzhōu)一支“印侨小乐队”唤醒它的南洋记忆。印侨小乐队由5位“50后”“60后”印尼归侨和本地音乐爱好者(àihàozhě)组成,已成立4年。近日(jìnrì),乐队成员受访谈起退休后的乐队生活时纷纷表示“音乐让大家变得更有活力(huólì)。” 高玉明和林福星是乐队夫妻档(dàng),二人均是印尼(yìnní)归侨(guīqiáo),回国后(hòu)分别被安排在漳州龙海双第华侨农场和泉州双阳华侨农场,相同的海外经历让他们走到一起。每当高玉明演奏电子琴时,妻子林福星则拿着印尼常见的乐器沙球伴奏,还会(háihuì)不自觉开启“热舞”模式,民众纷纷被吸引加入。 1956年出生在印尼的高玉明,是(shì)乐队“带头大哥”,常(cháng)带领4位徒弟“跑江湖”。漳州是中国著名侨乡,有海外侨胞170多万人,分布(fēnbù)于近70个国家和地区,辖区有5个华侨农场,近几年哪个农场有活动,哪里就有乐队的身影(shēnyǐng)。 谈起(tánqǐ)组建乐队的初心?高玉明表示:“印尼(yìnní)是个能歌善舞的国家,作为归侨如今晚年生活无忧无虑,希望结合自身归侨经历传播归侨文化、通过音乐展示侨乡(qiáoxiāng)发展变化。” 图为正在演出中的(de)李喜庆(左)、高玉明(中)、郑建兴(右)。印侨小(xiǎo)乐队供图 据高玉明介绍,青年时他白天劳作,晚上拾起吉他、手鼓演奏,在物质较为(wèi)匮乏的年代,音乐让他度过难忘的时光。1978年中国(zhōngguó)改革开放后,民众(mínzhòng)生活向好,流行音乐传入中国并被大众喜爱,当地政府为丰富民众精神生活,欲成立(chénglì)表演团队,精通乐器的他被相中,负责为民众演绎印尼风情歌曲,“这些异域歌曲很受(hěnshòu)民众青睐。” 乐队成员郑建兴(jiànxīng)和郑美珠是(shì)一对漳州本地夫妻,负责贝斯和手鼓演奏,因(yīn)喜爱印尼音乐,二人4年前跟着高玉明边学习音乐边外出演出实践。 “别看乐队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(lǎorén),我们可厉害,我们在(zài)哪演出,观众就在哪,烟火气就在哪。”65岁的印尼归侨李喜庆祖籍侨乡广东梅州,于去年加入乐队,负责电子(diànzi)鼓演绎。 精通印尼语、闽南语(mǐnnányǔ)、客家话等多种语言的李喜庆,是乐队才艺担当。在他看来,乐队提供了一个展示漳州华侨文化特色的窗口,他很开心加入(jiārù)其中。5人各有所长(gèyǒusuǒcháng),乐队迅速凭借独特的曲风被观众记住。 印尼语歌曲《哎哟,妈妈》《宝贝(bǎobèi)》《星星索》……有时也演奏闽南语歌曲《爱拼才会赢》《浪子的(de)心情》《雨水我问你》……去年11月开始,乐队每周日(měizhōurì)晚在古城东广场(guǎngchǎng)公益演出两小时,南洋风情服装、异域旋律和曲风,吸引众多民众载歌载舞,成为古城一道靓丽(liànglì)的风景线。 李喜庆介绍,乐队擅长改编,坚持“你(nǐ)会唱我就会弹”的原则,节奏明快,深受中老年人(lǎoniánrén)青睐。他认为当下中国老年人老有所养,生活富足,更崇尚(chóngshàng)身体健康和身心愉悦,乐队不仅为老年人提供情绪价值,还为他们提供通过跳舞健身的机会,自然备受(bèishòu)青睐。 “如今生活(shēnghuó)好了,又(yòu)唱又跳又玩乐器的,我们的老年(lǎonián)生活过得很舒心。”乐队成员希望通过音乐传递生活美好。对于乐队未来,大家一致认为要用好当下热门的直播(zhíbō),并以歌为媒,向海内外展示当下中国老年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侨乡风采。(完)
侨乡漳州古城响起归侨乐队弦音 唤醒南洋记忆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